返回 导航

奇文共赏

hangge.com

《极简学习法》读书笔记

作者:hangge | 2023-01-25 09:12
    最近阅读了《极简学习法》,这本书与其他学习方法类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具体可落实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学习什么知识、技能都可以简单归纳为“输入”、“消化”、“输出”这三个步骤。虽然全书字数不多,但对我还是有些启发,故写篇笔记记录一下。
 

一、精准输入:用对的姿态,精准学习

1,学准:倒推思维,学直接决定结果的知识

(1)“精准输入”就是我们只学能直接影响最终结果的那部分知识,以终为始,直奔结果,这是实现高效学习的底层保障。如果一开始就做无用功,长时间漫无目的地摸索,效率是无法保证的。
    当你“带着目的”去读书,读书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因为你知道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读的时候就有极强的目的性,知道重点读哪里,知道怎么去理解。如果你盲目地去读,不仅很难读下去,就算你读完了,也极有可能并不记得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

(2)“倒推思维”的关键在于紧盯目标,你必须时刻记住你的目标,你才能真正地把自己制订的目标变成现实。具体就是如下四个步骤:
  • 第一,想象最终的结果。
  • 第二,从结果倒推实现过程。
  • 第三,拆成可完成的任务。
  • 第四,紧盯目标科学执行。

2,选对①:考试型学习

(1)考纲是一切的准则。参加考试,先研究考纲。
(2)除了考纲,最佳的学习材料就是教材。

3,选对②:快速精通一个行业的方法

(1)先知道 100 个关键词。
    比如,如果你要了解广告行业,那么你首先把“CPMCPSCPC转化率”等这些关键词弄明白,这个行业你就明白一大半了。再比如,电商行业,你把“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这个公式搞明白了,这个行业的根本逻辑你就掌握了,因为电商这个领域,都是在围绕这个公式工作。
    所以,你要明白一个行业,先找出这个行业的一些“关键词”,找出 100 个,这个行业你就理解了八九成了。

(2)找 35 个专家,跟他们坐下来谈半天到一整天。
    作为麦肯锡前合伙人、知名作家,冯唐在《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中写道,没有傻问题,就是尽量多问问题。可以一开始跟专家讲,你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你要做的,就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事无巨细地问下去。当你问了 35 个专家之后,你会发现他们的回答中,其实有很多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这个行业的最重要的东西。

(3)找 3 5 本专著,仔细地看完。
    可能有人说,我找不到专家来问问题。找不到专家,那就找这个专家的书来看吧。在前面,我讲到了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方式,而且还专门讲到每个领域都有基石之作,看懂这些书,就能对这个领域从根上有所了解。当然,你可以多找几本书来看。这就相当于主题性阅读,就是通过看几本同一主题的书,把一个事情搞明白。你可以把其中的一本作为核心,仔细研读。再对比着去看其他的书,找出其中相同的地方。这些相同的地方,就是行业中最重要的东西。当然不同的地方,你也需要注意,可能是不同的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也很有可能是在现实应用中针对不同情况的不同应用。

4,学好:新知输入,做好“夹心饼”

(1)第一步:学之前,先预习一下,降低正式学习的难度,在预习的过程中,把疑问点标记出来,以便正式学习时重点关注。
(2)第二步:正式学习时,别管是上课跟着别人学,还是自学,这个步骤就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把不懂的地方全部搞懂,这是一切的关键。
(3)第三步:当你学完后,要记得及时复习,这样效果才会更佳,一方面是消灭“假明白”,另一方面是防止遗忘,加深理解。

二、深度消化:彻底搞懂知识

1,三种自查方法

(1)源头自查:用清单自测。按照“要学什么”这一源头进行自查,对着学习清单上的分解的一项项学习步骤,进行自测。
  • 课本学习:就翻到课本的目录部分,对照着目录进行复述。
  • 考试学习:对照考纲规定的考点,一项一项进行自测。

(2)结果自查:按照输出量自查
  • 分析考卷:查出弱势版块,后续要大力投入学习;查出薄弱细节,再进行精准查漏补缺;查出失分原因,避免下次再犯。
  • 分析作品:比如你要学做 PPT,该如何检测自己学得怎么样呢?答案就是看自己做出来的 PPT 怎么样。具体而言,可以用理想水准的 PPT 来做对比, 一个一个地单项分析,看自己都有哪些问题。

(3)他人帮测:找这两种人
  • 找高手:当你不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时,你就找到这个领域的高手,请对方帮你看一看,问题就能一下子找到了。毕竟,在高手眼中,你的问题无处遁形,就像明镜一样清晰。
  • 找学员:通过教别人,找到自己讲不清楚与对方听不明白的地方,这些地方大概率是你没有学明白的地方。

2,真正拿下

    学习过程就是把所学的知识先理解再应用的过程。但一定要先从根上理解,再去做题,否则,没有学明白直接去做题是完全没有用的。

三、多元输出:四层输出,把知识真正用起来

1,表达型输出,费曼学习法的三种应用

(1)表达型输出,即把所学的知识讲出来,讲给别人听。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独创的“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费曼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有一个爱好,就是把他研究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别人听。 在这个过程中,他就总结出了这套学习方法,并被人命名为“费曼学习法”。
    一句话概括费曼学习法就是,学习任何知识,如果你能用自己的简单的话,不带行话术语,说给一般人听,他们既能听懂,也能明白,那么就证明你把这个知识真正学懂了。

(2)费曼学习法的精髓,就是“讲给别人听”。在使用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 第一,你所讲解的对象本身要不懂这个知识,或者理解得不透彻。
  • 第二,你所讲解的对象要给你反馈,以便你能通过其反馈对自己有准确判断。
  • 第三,根据反馈再去学习,并简化自己的表达。

(3)如果你没有可以讲述的对象,费曼学习法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式,就是“讲给自己听”。具体可以这么做:
  • 第一,自言自语,自问自答。你需要看自己在讲述时,是否有卡壳不熟练的地方,是否有自己都觉得讲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那肯定是没有学明白。
  • 第二,先自己讲,再自己听。你可以在讲述时,用手机或者其他录音设备把自己讲的东西录下来。录完后,再去听自己讲述的内容,自己给自己当裁判,如果都能理解,而且也没有哪里听得别扭,那就是讲明白了。当然,如果不能,那就是没有学明白。

(4)费曼学习法的更高级别方式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写出来,“写给自己看”。如果你能轻松地写出来,那就是学明白了。

2,解题型输出,如何刷题效果最佳

(1)有效刷题,是不断突破舒适区的过程
(2)专题刷题,一劳永逸的刷题法

3,考试输出,如何科学抢分

(1)要有出题人思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出题人,想象出题人出这道题目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到底想考什么。要训练出题人思维有如下两个方法:
  • 研究真题:从真题中找规律
  • 养成习惯:多问自己这道题到底想考什么知识点

(2)因为标准答案是最符合评卷老师喜好的答案。所以,如果想要在考试中得高分,你就需要通过练习,让自己的答案写得最接近标准答案。有这样两个最接近标准答案的参考答案:
  • 第一,以往真题的标准答案。
  • 第二,高质量辅导资料和模拟题的参考答案。

(3)学习参考答案需要把握三个关键和四个步骤:
  • 三个关键:答案结构、得分点、学科术语
  • 答案结构:就是答案的骨架,是把整个答案串联起来的结构,这是首先需要学习的。学会了“答案结构”,当你自己作答时,你就知道该如何组织自己的答案,这样你写出来的就是逻辑清晰、体系严密的,这样的答案一定可以拿高分。而且,当你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的答案结构来写的时候,你也就避免了在考试时“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无头绪状况。
  • 得分点:考试基本都是踩点给分,而其中的点对应的就是“得分关键词”、关键步骤。也就是说,你的答案中,出现这些得分关键词、这些关键步骤,你就能得分;如果没有,即使你的答案写得再好,也不能得分。所以,哪些是得分点,自然也是学习的关键之处了。你可能会说,我怎么知道哪些是关键得分点。不用着急,很多参考答案中,会对得分点进行清晰的标注。
  • 学科术语:为高质量的答案往往会带有很多“学科术语”。比如经济类的答题,当你的答案中出现“边际效应”“机会成本”等学科术语时,就显得很专业;再比如数学类的答题,当你的答案中出现关键公式、关键定理等学科术语时,就显得很科学、有逻辑。所以,学科术语也是参考答案的学习关键,简单来说,你的答案要符合这个科目的特质,能让人产生你“很懂”的感觉。
    那怎么学习这类学科术语呢?一方面,你可以专门找时间集中看某一科的参考答案,把“学科术语”集中挑出来,认真研究、理解并记忆,这样你的脑海中就一下子汇集了很多学科术语。另一方面,“学科术语”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可以拿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积累学科术语,在平时考试或者做题时,也刻意去使用它们。这样日积月累,你的答案就会看上去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接近标准答案。
  • 四个步骤:答、看、修、答
  • 先自己答:先自己把答案写出来。
        第一步,拿到题目,不要直接看参考答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直接作答。这一步是把自己目前的水平直接展示出来。
  • 再对比看:再对比与标准答案的差别。
        接着,你拿参考答案对比着看自己的答案写得如何,哪些地方和标准答案不一样。尤其要注意对比上一部分明确的“三个关键”。这一步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问题。
  • 对比修正:根据标准答案,修改自己的答案。
        自己的问题找出来后,接着你就对着标准答案,逐项认真修正,直到改到一致为止。改完后,你要认真看标准答案和自己写的答案,确保自己下次做同类型的题目时能写下与标准答案一致的答案。
  • 再自己答:再自己作答,直到与标准答案一致。
        经历完以上三步,你最终写出了接近标准答案的答案,但这并不代表你就能得高分了,因为你是照着标准答案来写的,相当于是在“抄袭”。在考试时,如果不参考标准答案,你只靠自己不一定能写出来。
        所以,接下来,你就应该收起标准答案,再对这道题进行作答,相当于自己再做一遍。写完答案,看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和标准答案一致。如果还不能,那就把这四个步骤重做一遍;如果能,那就代表你掌握了。
        当然,我比较建议在你做完前三步后,间隔一两天后再进行这一步。因为人都容易遗忘,隔一两天后,如果你还能答出来,说明你真的已经理解了。如果马上就重复答一遍,可能有些地方没有真的理解,只是凭借当时的即时记忆,你写出来了,并不能说明你真的理解了。

4,现实应用,把握“33原则”

(1)“至少用 3 次”。这是“ 33 法则”的第一个“3”,即你在学习了某种知识后,一定要马上使用至少 3 次。
    即每次学习了一个新的知识或技能后,都会强迫自己马上使用 3 次。比如当你学会了结识高人的方法后,他就马上去找三位你希望结识的高人,用学到的方法去与他人交际。再比如,你学习了如何高效开会的技巧后,就会在接下来的开会中,至少使用 3 次。就是这个“至少用3次”的方法,让你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很快被你掌握和应用。

(2)抓住本质,举一反三。的知识应用的“33法则”的第二个“3”,即“举一反三”。
那我该怎么做到举一反三呢?四个字:抓住本质!那怎样抓住本质呢?你需要“类比的能力”。
  • 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多元思维”,它被应用在很多地 方。比如,在理财领域类比,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生活工作中类比,就是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做一个 B 方案;在农民种田时类比,就是一年不要只种一种农作物。
类比就是让我们学会“举一反三”的核心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把某种知识或方法应用到不同领域,也就是“知识迁移”。学会了举一反三,在学习中,它能帮你发挥出极大的价值,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四、干掉拖延症

1,开干:来一个三秒的小仪式

(1)现在,自己默念 123,或者说出来也可以。说完,你就马上开始你的学习,去做你应该做的事。这是给自己的一个三秒仪式。
(2)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仪式,它是帮你干掉拖延症的最重要的开始。因为,只要你开始了,一切就有了改善的可能。

2,干下去:只要先干两分钟

(1)当你开干后,如果你身体有排斥或者心里有抵触,那就试试把下面的这些话,说给自己听:
  • “既然已经开始干了,那就先干两分钟吧!”
  • “管它能不能学到什么,能不能干出点什么。没关系,就是先干两分钟再说,就算我再不行,干两分钟还是可以做到的。”
  • “就算两分钟没有干出什么结果,也就是浪费两分钟的时间,相比每天24小时,人生几十年,这真的没什么值得可惜的。”
  • “大不了,干了两分钟就再停下来呗,这又能怎样。”
(2)当然,这个两分钟是一个虚指,也有可能是三分钟,或者五分钟。这个时间就是你能让自己坚持做一件事的时间。当你学了两分钟后,我相信你有 99% 的可能性会继续学下去。很有可能,你能连续学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

3,先干难事:更高段位根治拖延

(1)人们做一件事的常规思维是由易到难,我们做事都是从简单容易的事情开始做的。然而,当我们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完成多项任务时,如果我们选择先干那件简单的事情,很可能会让我们形成新的拖延症,也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疲于应付难事的拖延症。
(2)要干掉这种拖延症,你要做的就是:改变做事的顺序,延迟满足。延迟满足,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其次,解决问题并享受快乐。这是简单易行的生活方式。
评论

全部评论(0)

回到顶部